91色情

长者助手
手机版
设为91色情|加入收藏
91色情 > 专题 > 91色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 > 普查工作

广州市不断提升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水平

时间 : 2025-04-29 16:49 来源 : 本网 作者 : 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【字体: 【打印】
分享到:

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广州市有“三普”登记文物4533处,其中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约占70%,保护管理工作面临产权复杂、责任落实难、资金缺口大等实际困难。近年来,广州市委、市政府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,建立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制度化、常态化补助机制,走出一条广州特色文物保护之路。

一、坚持制度先行,建立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常态化修缮保护补助机制

一是主动作为,先行先试。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,文物修缮、保养由所有人、使用人负责,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增加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予以补助”。2013年,广州修订《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》时,经深入调研分析认为,非国有文物存在公益属性,在原有保护机制下,其所有人、使用人承担了比一般物业更多的责任和支出,权利和义务存在严重失衡,政府可以、也应该承担更多保护责任。为平衡文物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,2013年修订的《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》要求设立市、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,建立起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养常态化补助制度。其中市级以上非国有文物可全额补助;区级及未定级非国有文物,以区级财政为主体,市级专项资金原则上按不超过50%的经费给予帮助,并按总量控制原则,根据各区申报项目及往年绩效确定补助额度。

二是久久为功,持续保障。2014年,广州正式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,每五年一个周期,其中,2014—2018年每年预算上限6000万元,2019-2023年每年4300万元,2024—2028年每年4500万元。截至目前,共补助文物保护工程项目1219个,投入资金3.75亿元,其中非国有文物929个共2.52亿元,占比67.2%。

二、坚持严格把关,推动文物保护工程全流程服务和监管

(一)把好“入口关”。一是主动服务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事前补助,申报时需提供较为详细的预概算,广州市靠前服务,主动联系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,协调协会成员单位为产权人免费填报项目建议书。二是严格审核。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申报项目逐个现场核查,针对工程内容必要性、可行性和预算精准性出具评估意见。

(二)把好“分配关”。项目评审过程中做到四个原则:一是急难险重优先给。对亟需抢险排危、各方关注度高、影响大的文物优先补助,确保不塌不灭。二是保养维护重点给。鼓励开展文物岁修,减少大修,文物日常保养维护项目能补尽补。三是有自筹资金、活化利用计划的尽量给。产权人保护积极性较高、能够自筹部分经费或有后续活化利用计划的,尽量给予补助,促进文物保护共建共治共享。四是符合条件的事后给。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推动文物修缮及时开展,鼓励产权人先组织修缮再申报事后补助。

(三)把好“管理关”。一是强化全过程跟踪监管。及时掌握资金使用和工程进度,建立月报制度。二是强化工程中期检查。发现施工问题及时督促整改,提升工程质量。三是强化绩效跟踪评价。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绩效跟踪和评价,提高资金使用的合规性、安全性、高效性。四是强化日常巡查。组建文物保护巡查员队伍,开展日常巡查,及时发现、查处涉文物安全、违法问题。

三、坚持以点带面,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精细化水平

一是一大批非国有文物得到及时修缮保护。广州对非国有文物的制度化、常态化补助,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,提升产权人的文物保护意识。专项资金设立以来,已帮助929项非国有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完成或开展,城市文脉传承有序。

二是推动文物保护管理责任落到实处。部分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产权复杂,保护管理责任人难以确定,以资金申报和补助为切入口,确定保护管理责任人,压实保护管理责任,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有效落实。

三是进一步拓展文物保护资金来源。通过专项资金补助,发挥杠杆带动作用,引导产权人开展保护,形成示范效应,撬动自筹资金、社会资金进入,扩大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经费来源渠道,为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
四是创新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。保护是前提,活化利用是维持文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。通过倾斜补助有活化利用计划的修缮项目,逐步形成“修缮保护—活化利用—保养维护”的正向循环链条,推动非国有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。